健康照護是一項以專業能力為導向的實務學門,其專業能力必須透過認知之歷程,並經由實務操作以統整並建構護理專業知識、態度與技能。國內外教育學者強調,認為認知的考試(紙筆測驗)是無法正確驗證學習者護理專業能力,但目前我國的健康照護執照考試及多數課程仍以紙筆測驗方式來評量學生之學習成效。然而,學生的健康實務能力是無法經由紙筆測驗之測量方式被正確、完整的評量。故本中心的成立主要是落實推動健康照護實務能力鑑定之教學與評值策略。
此外,在多元入學管道與回流教育政策實施後,技職教育強調必須補強學生不足之專精實務能力,繼續銜接學生過去經驗,獲得更進階之專業知識與技能,避免重複學習、浪費學生之教育資源與時間。在健康照護技職教育學生中常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學生加入,校方為提供適當的銜接補強教學,建置健康照護專業能力評鑑中心,相信是落實推動健康照護實務能力鑑定之教學策略。
總而言之,落實學生進入職場前,管控實務能力的品質,並能符合職場需求,減少畢業生就業時適應期的折損,故規劃成立『健康照護專業能力評鑑中心』實屬必要。本中心的成立,方能持續推動多元化健康照護能力的評鑑,以確保更具信度、效度的能力鑑定評量模式與策略。亦即該中心之設置將有助本校落實健康照護實務能力教學,此一教學策略不僅可協助教師進行學生照護能力鑑定工作,於模擬情境下及早發現學生執行業務之缺失,減少危害病人安全之事件發生;並可提供有工作經驗的技職學生,於遞疊式技職教育的學習歷程中,經由臨床技能檢定以驗鑑定學生之專業學習成就,並可發展為學分抵免之依據,增加課程評量之多元性。健康照護專業能力鑑定中心為落實能力導向健康照護專業教學之必要設置。
實施方式
專業能力展現鑑定模式具許多優點,包括:清楚可供評量的關鍵行為、鑑定學習者的能力、達到評量之客觀性等。此模式可以事先規範好的既定過程,使得每一場能力鑑定考試達到一致性。在此還需特別強調的是能力展現考試與學生的學習時間是分開的,學習者事先能有充分的時間來學習護理專業能力的內涵,使得師生關係得以從尊重和關懷中建立互信、互賴的教學相長情誼。另外,考試的情境可以設計成最真實的臨床情境,亦可運用最不真實的模擬情境,甚至可以包含兩種情境的使用,或與筆試併同一起來檢測受試者的護理專業能力,使得受試者必須統合認知、技能和態度的理論,並運用實務及臨床決策能力,充分符合實務導向的健康照護專業要求和訓練學生之自我導向式學習。
臨床能力展現考試依考試使用的情境大約可分為四種模式(Lenburg & Mitchell, 1991),分別為:
(a)真實臨床情境模式(real clinical situation model)真實臨床情境模式是實際至真實情境中,考生必須隨著現實情境的變化,包括考慮病人及其家屬的反應,依照考題的內容,執行所有關鍵行為。由於過程中所有的變化,皆非事先可以安排的,因此變化性大、挑戰性高,考生必須具備決策能力,展現所有必須執行之關鍵行為。
(b)半模擬臨床情境模式(quasi-clinical situation model)半模擬臨床情境模式有可以視課程需要安排時間、不受到真實病人病情變化的影響、沒有真實情境中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干擾、考題較能標準化、考試內容一致性較高及對環境的控制較好之特色,且具研究證實其成效。
(c) 臨床實驗室模擬之模式(clinical laboratory simulation model)臨床實驗室模擬之模式是利用模型或器材設備等用物在實驗室進行的鑑定方式,多使用於技術方面的考核,例如在護理方面有肌肉注射、點滴加藥等強調技能正確與安全的鑑定項目與內容。
(d)檔案資料審查模式(profile model)某些能力的展現,是可以經由書面、文件資料中而呈現出來的。例如:從事某方面專業的執業年資、工作內容、工作成效、發表的文章、獲獎情形、對專業的貢獻等資料做為審核專業能力之資料來源與參考內容。